地点
诗文库 序
赵步宗世丈暨配曲夫人七十有一双寿诗(并叙)戊午 清 · 何绍基
 押真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
咸丰丁巳嘉平月,余南游至吴门赵静山中丞馆余于沧浪亭可园。过从谐际,犹辛亥壬子间在武昌官寓时也。越明年,戊午正月谷日,值世丈步宗先生七十有一览揆之辰,静山开閤延宾,为先生暨德配曲夫人举双寿之觞。夫人与先生同岁生,相庄之敬,锡命之荣,四世一堂,耆龄偕老,于八座中尤为人瑞。适余省杭州,逾期始返,静山欲得一言补祝。余曰:「古之称寿者非必诞日,介雅之词,无时不可,何云补耶?」昔闻之静山曰:「吾祖侣曦公以名孝廉老于岩穴,匑匑箸述外,惟以周恤族䣊为急。吾父承亲志,义浆仁粟,无矜无啬,惟恐少拂堂上心。既补弟子员,不复谋进取。专督家政,排难解纷,乡里钦服,有王彦方之风。讲求经世之务,于武备、地理之学尤为精贯。吾母井臼操作,家中衣履,多出手制,十指恒皴削。后虽贵盛,尚劬劳如农家妇。盖大端可述者如此。」绍基交游遍天下,先文安公门下士,魁儒硕辅森列,中外称极盛。而布帛菽粟,根氐性情,闇然不章,澄然不滓,罕有如吾静山者。固其得天之厚,抑亦世德清芬,有以植之也?始服官楚北,有赵青天之名。今上御极,擢守松江江宁观察常镇通海六年。甫陈苏臬,命摄巡抚,旋即真除。悃愊之吏,膺兹特达,固天子简拔之神,亦即先生教忠之效欤?连日留饮署斋,两人相对,如乡塾老儒。见其襆被萧然,高衙独处,谓何奈寂若是?则应曰:「两亲俱年高,屡请迎养,不见许。每家书至,惟谕以时事方殷,宜竭力报称,勿以老人为念。虽知兄弟子侄俞唯满前,简书之畏,望云之思,五中交集,何暇吟燕寝清香乎?」余不禁停杯感叹,谓此孝思之言,即纯臣之志矣。因杂遝书之,并系一诗,为先生与夫人寿。其诗曰:
汾霍孕灵秀,弧婺垂精神。
燕喜颂赓鲁,介眉风溯豳。
板舆惮行路,庭诰勤书绅。
讴歌太翁媪,感遍吴官民。
通家连谊雅,子舍接清尘。
虽迟登堂拜,何异奉几亲。
东风烂梅花,北斗斟其醇。
笃哉德门庆,铺作江南
重建武昌黄鹤楼碑记1869年 清 · 丁守存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文赋·清代
同治八年,岁在己巳,季春之月,湖广总督一等肃毅伯协办大学士合肥李公,湖北巡抚侯官郭公,以武昌重建黄鹤楼胜迹,大工蒇事,命守存为文以记之。自维谫陋,惧弗克胜,然自道光己酉,洎咸丰辛亥,曾以典文闱、襄戎幕,两使粤西道此,屡经登眺。今兵燹之后,遗址重新,躬逢兹胜,义不敢辞。因述其颠末,拜手以献。文曰:
自古名胜之区,废兴递嬗。
考之荆楚铜鞮章华,遐哉邈矣。
梁隋以降,直省广造浮屠,侈陈金碧,役夫麋帑,动以百十万计,识者讥之。
盖将穷耳目之欲,逞土木之观,举非其时,于义无取。
武昌黄鹤楼始建何人?
志乘所载,言人人殊。
而山踞龟蛇,渊临鹦鹉,巍然矗立,自唐代名流著之吟咏,千余年迭有沿革,而兹楼不废。
及我朝规制屡新,天题炳焕。
嘉庆癸酉,增修式廓,又垂五十年矣。
咸丰壬子,粤逆鸱张,围星沙,犯岳阳,胁数万众,掠大小艨艟,蔽江直下。
欃枪所至,烈焰灰飞,数年之间,鄂城三陷,武汉辐辏之地,沦为榛芜。
至咸丰丙辰,兹楼遂付一炬。
越九载,上元纪甲,金陵大憝埽平,宫太保、果威伯大学士满洲公秉节是邦,与前藩司唐训方瞻礼胡文忠公祠宇,念累年栉沐勤劳,相与共图恢复者,文忠之力居多,今虽百废渐举,而兹楼柱础空存,宏规未起,恻然感之,因谋之巡抚,今升工部尚书长沙郑公,及司道守令唐际盛盛康、钟谦恩荣等,募金重建。
一时倡捐廉俸者,督抚司道以下,乐于从事
宫少保、前兵部侍郎衡阳彭公,前署广西巡抚湘阴郭公,记名提督刘维桢、姜玉顺、蓝斯明,副都统喜昌,入资最钜。
督标中协副将复广募各营,集有成数。
爰遴干员遄之巴蜀、衡湘,采购大木。
四川监生刘恩波,因是积劳,没于涂。
殆既集事,而逆匪余烬复煽,扰黄德诸郡,江北戒严,宫少保、威毅伯、巡抚湘乡曾公治兵于外,官相国亦旋奉内召入直阁事。
刑部侍郎、今升刑部尚书山阴谭公,江苏巡抚、今调浙江巡抚合肥李公,摄督篆未久,亦弗暇及。
越今天子御极之七年戊辰,爵相李公既于六年冬间歼任、赖各逆于潍淄淮海之交,复于是年夏间平张逆于幽蓟燕齐之境,海宇肃清,人民复业,雨晹时若,年谷顺成
摄督篆巡抚郭公、护巡抚布政使香山何公,相与顾而咨曰:“事以经始为难,功以及时为亟,乃者积重资、选良材,既殚数岁之力,而令千余年胜迹至今阙然耶”?
于是李公、郭公咸输白金千两,护巡抚何公与署藩司王文韶、署臬司郑兰及各司道重捐廉俸。
武昌黄昌辅董其事,而以候补通判汤世镛、从九品符秉忠等驻局监理。
涓吉于九月初八日定磉,十月十二日上梁,设牲牢楮帛,焚祝于旧址左侧,构架悬梯,摩云森立,按制就小式,核其尺寸,斧者左,锯者右,匠石千余人,般倕毕集,邪许争呼。
次年六月,大工成。
是役也,计糜捐银三万余两。
朴之斫之,丹之雘之,鸟革翚飞,与云日相辉映。
总督爵相李公已于正月持节莅止,暇率僚属拾级而登,见夫大别西横,晴川对峙,广汉三巴之峡,横江舣万棹之舟;
俯而瞰焉,则烟火万家,鳞次如画,雉堞参差,冈陵起伏,熙来攘往者,蚁聚蜂屯,燕支、凤凰诸峰环列左右。
猗与中兴之景运,非诸公翊赞之勋,何由钜制重新,以睹斯楼之成也?
楼凡三层,计高七丈二尺,加铜顶九尺,共成九九之数。
柱周六七尺以上者四十八楹为地基,周径长二十丈有奇,宽八丈有奇,楼八面,各宽四丈五尺。
上供吕祖像,仍其旧也。
余材重建太白堂、一览亭涌月台、留云阁、白龙池等处,以复故迹。
夫神仙杳茫之事,传闻异词,固无从确考,即堪舆家风水、时日、孤虚之说,亦儒者所不屑道。
特以锁钥三湘,纲维九派,以斯楼雄峙其间,其足以开拓心胸,发皇耳目者,即规模之巍焕,想川岳之怀柔。
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盖将与海宇苍生登春台而游熙皞,不徒白云黄鹤供骚人吟客之啸咏已也。
爰为记,以泐之石。
[注]:作于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
黄鹄山志》
平饶信诗 元末明初 · 戴良
四言诗 出处:御选元诗卷二
乃者中原俶扰列郡绎骚王师下征负鄙不服及至精兵四集遂复突出东南转攻武昌延及饶信时罗罗公为浙江行省左丞实被命分讨以当饶信之冲公方帅师上道而衢之开化常山江山亦相继陷势甚张横乃兼行至诸将分守三县之险间出挑战以挫其锋已而所向俱捷因急捣玉山以夺信城信城既下寇犹三面固守扼江为阵诸将领兵四进且战且前寇乃并众江曲以备公责战益急诸将合战益用命后竟破其阵斩首万馀级复以铅山诸处犹往往从寇未下乃设法购赏遣数骑往谕使自新于是其党缚寇将致麾下降人卒以万计遂进驻上饶分道抚慰而乐平等县亦望风纳款愿击寇自效公得寇党辄释不杀用其策战数有功由是饶信悉平而二郡居民之散亡者亦皆招集安定以抚有其旧业久之事闻于上上为嘉叹命出黄金系带即军中赐之仍俾镇其地于是江西湖广久为寇巢闽关以南相挺继变而浙水之西亦沦没不常惟我饶信克清境土截然中居此其为功不既大矣乎昔唐宪宗裴度李愬平淮右之乱河东柳宗元尝作雅诗二篇以形容其功业愚虽不敏庸敢窃取斯义谨为诗一篇凡三百六十言虽不及柳氏之铺张讽咏庶几指事实录有以载我公之丰功大业于无穷其诗曰
皇奋厥武,于蔡于徐。
彼凶卒迷,敢抗天诛。
王旅啴啴,怒若虓虎。
是迅是跃,以夷丑虏。
寇乃败逃,自鄂而饶。
而信而衢,奔腾叫譊。
惟时我公,出次于东。
既祷既祃,驷马庞庞。
群帅请命,于皇之训。
踣彼顽嚣,宥此惠顺。
载纡金节,载砺雕戈。
龙盾虎旗,皇威是荷。
进次于衢,寇凶莫逞。
既克三邑,彼卒大窘。
遂偪信城,信城猖猖。
有不能守,复据以江。
公曰尔师,勿徐勿亟。
四军并作,谁其汝克。
或败其腹,或披其枝。
大袒而前,不见刀锯。
寇穷辄走,溃其群丑。
刃不缠腰,红不帕首。
公曰其追,殄灭是期。
卒刌乃肉,血手淋漓。
凡变之始,众或附起。
剪厥渠魁,下人罔治。
皇有恩言,我是用宣。
单车朝出,降幡暮悬。
螟螣已除,稂莠亦斥。
式广德心,以奠乡国。
孰饥孰寒,孰呻而叹。
孰病不治,我惟汝安。
乃留乃处,乃彻我土。
匪逸其居,王师之所。
皇谓我公,尔其克艰。
釐尔宝带,用旌尔贤。
公拜稽首,天子明圣。
公拜稽首,皇袭宠命。
信饶既清,蔡徐亦宁。
惕威狃德,我武用成。
太平之期,谁实致之。
天祚我皇,命公是毗。
公其归相,为时硕辅。
亿万斯年,无敢予侮。
冯当世 明 · 潘恩
 出处:粤西诗载卷五
三元冯当世先生产于宜之龙水天门拜相山祖墓在焉幼流寓入有读书故址后贯籍武昌发解庆历间与群士计偕礼部赋无逸为元龟廷试赋盖轸象天地皆第一历知枢密院载我明一统志中好事者高其名行转相传致私以为邦邑重遂紊其世焉或曰人或曰江夏人或曰鄂人广西通志因志误书曰人矣庆远杨子梁之辨特详余行部感而赋诗俾刻诸祠壁以识时嘉靖甲午闰二月望日也
三元瑚琏士,颖异况无伦。
探奇抱荆璞,声律薄苍旻。
钟灵自龙水,混迹入镡津
弱冠游武昌,奏赋历承明。
抡文迈时彦,躧步振枫宸。
数龄秉枢要,树立亦璘璘。
长才奄物化,荣名代所珍。
谁谓千年下,闾里乱其真。
世儒一夕死,诘旦委蒿尘。
缅怀旷今昔,寤寐揖风神。
公亦何常居,东西南北人
舒城黄母胡太君挽歌辞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
夫讴来斥苦庄生引绋之章歌在挽留汉史吹箫之节则辞铭未尽藉以申哀碑碣难忘用彰遗德无他母仪已极显融史诵必开幽竁也黄母者龙舒黄畏庵先生之母平子先生之大母也阀阅攸传本娴家训英华所馀及闺则故谢家柳絮咏之庭前姬氏葛覃习诸壸内不惟扶风之诫旦晚堪型抑且德曜后先难纪宜乎经贻子而有丸熊之风砚与孙而具戴鳌之庆矣乃当先生出宰西陵太母咸来湘水潘郎西去共传板舆御母之文曹氏东征犹有农野安民之句虽莱芜介吏贫自生鱼奈浔阳哲帏力能封鲊以故人之称之者可谓使众以慈而已之推本之必曰伊予有母无如月蚀中闺星流古署玉棺降于邺下白帽裂之南徐陶侃自亡母浔阳二客欲冲天安石未还山江左遗民如丧妣故既礼夺苴麻节哀邳国权移金革屈职山涛然而灵旗摇曳于江令之丹綍牵援于许公之宅龙门虽远刍前酒多人马鬣未加石上留题有字返舒江而会葬发哀者定多武昌名士之车渡浙水而停绥留殡者岂无杜曲惊人之调况乎洛阳贾谊久著膝前江夏黄童并推孙子歌鹿鸣而嗣服骋龙驹于再传是则百药因大母命名文若以小孙起誉犹且心摧洗马不育于母而育于刘腹痛元卿不慈于亲而慈于祖四龄哺育口授毛诗十载艰难躬先颜训彼抚琴长恸本多罔极之思乃负将归又有陈情之请则仁人孝子蔡邕罔愧之辞晓盖晨辒可乏袁子难行之唱哉因作哀歌各成长句
涂车且勿行,刍马且勿追。
劝君摇大铃,听我歌挽词。
君不见尸乡从人惜朝露,白日婆娑郭东路。
又不见浔阳处士怨空水,湛湛春觞夜浮绿。
人生修短安足知,芳名要在能留贻。
不见舒城黄母今还归,輤帷缥缈江之涯。
江东士女咸哀思,不减伊吾执绋为。
歌词问母何以竟,得之母之扶桐倚。
车者曰萧之父母,躬导亲舆莅兹土。
墨绶垂来挂䌽凉,清泉煮就遗羹苦。
方春山县花满堂,后庭有母来称觞。
冰鱼自贮雕盘献,䌽凤还衔紫诰翔。
雕盘献膳接晨暮,䌽凤飞来倏飞去。
人云东海亡所师,我亦西州哭何怙。
冢孙平子对我说,四岁慈帏舍呱咥。
情苦难教李密陈,心慈早为元卿竭。
流离十载兵革间,旅茅断舶荒烟寒。
毛诗口授甫了读,蜀帽手缝犹未安。
我思太君初太息,更复闻言重唧唧。
贤哉有母长若兹,万载千秋似一日。
君不见将归召父不可求,一时台使争相留。
又不见膝前孝廉最憔悴,不作陈情亦流泪。
庆清朝 清 · 龙启瑞
 押萧韵
今年冬,越南贡使道出武昌,其副使王有光以彼国大臣诗集来献,且求删订,余以试事有期,未之暇,略展数卷,而封还之,其中有越国公绵审及潘并,诗笔之妙不减唐人,如「茶江春水印山云」、「画屏围枕看春山」,皆两人集中佳句也。乃录其数十首,并制此词,以寓輶轩采风之意。因见我朝文教之遐敷焉。
楷书成,乌丝界就,天南几帙琼瑶。
茶江印水,殢人佳景偏饶。
曾记画屏围枕,春山淡冶似南朝
风流甚,锦囊待媵,采笔能描。

摹到盛唐韵远,但宋元人后,比拟都超。
知音绝久,今番采入星轺。
一自淡云句邈(「淡云微雨小姑祠」,康熙高丽使臣诗也。)使臣风雅总寥寥。
同文远,试登韎乐,聊佐咸韶。
月下笛 清 · 吴翌凤
 押词韵第四部
丁亥七月,柳桥杜十丈自武昌来,转客南谯,余送之江上。别后赋诗寄怀云:“滁阳一去绝书函,岁暮怀人总不堪。想像乱山雪风里,白头人正望江南。”亦可悲也。今秋复有广陵之行,诣余言别,有出门惘惘之态。柳桥老矣,且久客,余故不忍其去也,歌此曲送之。祖道数人,皆潸然泪下云。
一笛西风,暮潮渐落,乱帆何许。
河桥送远,犹有年时旧鸥鹭。
沧波极望寒烟暝,但秋在、斜阳高树。
盼孤云冉冉,断鸿声里,旧愁来处。

君去。
知最苦。
叹我亦飘零,厌闻津鼓。
茂陵久,竹西佳丽谁赋。
悬知倦客凄凉甚,对水驿、秋灯无语。
恐翠被,正宵寒,那听荒江夜雨。
淡黄柳 清 · 吴翌凤
 押词韵第十七部
乙巳秋,别五桥于石湖丁未九月,余在武昌使院,五桥适来相会,明年别去。嗣余自潭州转客淮川,闻五桥由山右来湘,无所遇,遂不得其去住消息,赋此寄怀。
题香赋玉。
人道疏狂客。
小艇鸥边闲弄笛。
忆起十年前事,一叶银床又秋色。

悔轻别。
难寻旧纵迹。
雁声苦、夜偏急。
南楼、夜雨同萧瑟。
一缕闲云,去来无定,惟有湘波自碧。
江宁死事诗十四首 其十二 武昌女子 清 · 金和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椒雨集下
武昌女子者,在贼中姓名为朱九妹,然真伪未可知。其全家为贼所驱,自湖北移江宁癸丑之冬,伪东王欲纳之。伪东王固贼魁也,女欣然入贼王宫,宴驩甚,女潜寘毒药于酒若食中进贼王,持之急,为贼所察,立磔死。于是贼选色之令遂弛焉。
此亦霹雳手,何妨见色身。
不闻教坊曲,犹唱费宫人
事岂论成败,天宜鉴笑颦。
馀威贼胆碎,儿女受恩真。
江宁死事诗十四首 其二 钦差大臣江总督陆公(建瀛) 清 · 金和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椒雨集下
公字立夫湖北沔阳人进士。公受命督师,在壬子之十有一月江南诸道夙所称为劲旅者,先已调遣略尽,公仅吴淞罢卒二千人以行。时贼方陷武昌,挟众东下,上流亦未闻有挠疐之者,而公独迎贼而战,军于湖北之武穴。既战,大溃,还江宁,不二十日而贼至。公守陴十日,瘠甚。二月初十日平明时,闻仪凤门坏。仪凤门,北门也。公时在南门,急率裨将数人往。先过东门,请驻防将军兵为援,行未至北门,而贼自他城登者已走及小校场,与公值。公督裨将巷战,遂遇害,副将佛尔国从公死。公之溃武穴而归也,滨江各大吏之防禦如何?贼何以能速来江宁?其上流之军,皆与贼自粤楚相先后而下者,犯江之役何以尾贼独迟?其情事非隅见所能详,则公之功罪亦容有吾辈所不能言者。至于城陷之日,公实首殉之,既彰彰在人耳目,而专仇公者,或有他论,则不敢与闻矣。
群医同酿病,俞扁尚难回。
孤军况羸者,深入能战哉。
矢忠房太尉,鼓谤石邛崃
地下鬼雄在,应呼杀贼来。
京师至德观法王孟法师碑铭 隋末唐初 · 岑文本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观夫太阳始旦。指崦嵫其若驰。巨川分流。趋渤澥而不息。是以至人无已。先天地而御六气。列仙神化。隘宇宙而遗万物。与大齐鲁搢绅。束名教于俄景。汉魏豪杰。徇荣利于穷途。何异于蜉蝣生于崇朝。争长于龟鹤。秋毫出于末兆。计大于昆阆者哉。若乃岱山龙驾。传神丹之秘诀。秦都凤祠。流洞箫之妙响。用能延颓年于昧谷。振朽骨于元庐。白玉之简。祈西王而可迎。青云之衣。师东陵而易袭。岂非度世之宝术。登遐之妙道焉。法师俗姓孟氏讳静素江夏安陆人也。其先徙里成仁。继迹于孔墨。冬笋表德。齐声于曾闵。是以贻则当世。锡类后昆。轩冕之盛。既富于天爵。贤明之质。独表于仙才。固以轶仲弓之奕叶。迈阳元之馀庆者矣。法师禀两仪之灵和。体五常之休德。崇兰散馥。掩萧艾于芳春。朗月扬辉。荡云雾于清夜。盈尺之宝。出鄢郢而连城。径寸之珍。入大梁而照乘。岂惟扬号异才。驰声益部。曹称孝行。播美上虞而已哉。幼而慕道。超然拔俗。志在。譬刍豢于糠秕。心系烟霞。方绮罗于桎梏。既而初笄云毕。迨吉有兴。懿戚托继世之援。慈亲割相离之情。千金甫陈。百两将戒。法师凌霜之操。必守节于元冬。匪石之诚。誓捐生于白刃。素概难夺。嘉礼遽寝。乃脱屣通德之门。绝景集灵之馆。虔修经戒。长甘蔬菲。漱元气于亭午。思轻举于中夜。若夫金简玉字之馀论。元化道枢之妙旨。三皇内文。九鼎丹法。莫不究其条贯。犹登山而小鲁。践其户庭。若披云而见日。允所谓天挺才名。人宗模楷者已。隋高祖文皇帝闻风而悦。徵赴京师。亦既来仪。居于至德之观。公卿虚已。士女翘心。于是高视神州。广开众妙。悬明镜于讲肆。陈鸿钟于灵坛。著箓之侣。升堂者比迹。问道之客。及门者成偫。虽列星之仰天津。众山之宗地轴。未足以喻也。我高祖以大圣缔基。功踰覆载。皇上以钦明纂绪。道冠牺农。崇三清以纬民。怀九仙而济俗。天地交泰。中外和平。法师维持科戒。宏宣经典。时历夷险。怀赵璧而无玷。年殊盛衰。鼓吴涛而不竭。迹均有待。心叶无为。循大小于天倪。既齐椿。忘寿夭于物化。宁辨彭殇。而灵气有感。仙骨夙著。金液方授。驾白龙而不反。玉棺遽掩。望青鸟之来翔。以贞观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颜色如生。举体柔弱。斯盖仙经所谓尸解者也。冕旒惜道门之梁坏。搢绅悼人师之云亡。固以恩侔撤乐。悲踰辍相。有敕赐以赙礼。资给葬事。并加隆焉。弟子陈光等。义结在三。名高入室。对衣履而增绝。瞻风云而永慕。思欲寄铭赞以叙思。勒琬璧以纪德。俾夫成银之室。神变久而若在。遗履之地。灵迹垂于不朽。其词曰。
西秦箫响,东陵圣迹。
霞举玉京,云开金液。
飞廉先路,勾芒奉璧。
形表丹青,声流金石。
元风谁纂,允属贤明。
翟衣绝志,鹤御依情。
栖心大道,投迹长生。
三山可陟,九转方成。
灵化人间,高翔羽服。
白蜺拥盖,青虬夹毂。
丹灶留烟,仙坛馀
贻则终古,永播兰菊。
大智禅师碑铭 唐 · 严挺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
夫圣人以仁德育物者。则醴泉潜应而涌。嘉禾不播而植。神功以不宰宁运者。则元宗会境而立。正法由因而备。然则有灵允荅。爰九畴而式叙。无为克成。超万象而宏济。暨今上文明。大开净业。溥福利真慈之泽。辟权智众善之门。精求觉藏。汲引僧宝。往必与亲。念则随应。张皇通达之路。腾演元亨之衢者。其惟我大智禅师乎。禅师讳义福上党铜鞮人也。俗姓姜氏。系本于齐。官因于潞。载鸿休于邦牒。践贞轨于家范。曾祖雁门。大父烈考。并栖尚衡门。禅师始能言已见聪哲。稍有识便离贪取。先慈矜异。遗训出家。年甫十五。游于卫。观艺于邺。虽在白衣。已奉持沙门清净律行。始为邺卫之松矣。乃远迹寻诣。探极冥搜。至汝南中流山灵泉寺。读法华维摩等经。勤力不倦。时月遍诵。略无所遗。后于夜分。端唱经偈。忽闻庭际若风雨声。视之。乃空中落舍利数百粒。又于都福先寺师事朏法师。广习大乘经论。区析理义。多所通括。以为未臻元极。深求典奥。时嵩岳大师法如。演不思议要用。特生信重。夕惕不遑。既至而如公迁谢。怅然悲愤。追践经行者久之。载初岁。遂落发。具戒律。行贞苦。自尔分卫。一食而已。闻荆州玉泉道场大通禅师以禅惠兼化。加刻意誓行。苦身励节。将投胜缘。则席不暇暖。愿依慈救。故游不滞方。既谒大师。率呈操业。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大师乃应根会识。垢散恼除。既而摄念虑。栖榛林。练五门。入七净。毁誉不关于视听。荣辱岂系于人我。或处雪霜。衣食罄匮。未尝见于颜色。有厌苦之容。积年钻求。确然大悟。造微而内外无寄。适用而威仪不舍。大师乃授以空藏。印以总持。周旋十年。不失一念。虽大法未备。其超步之迹。固以远矣。后大师应召至东都天宫寺现疾。因广明有身之患。惟禅师亲在左右。密有传付。人莫能知。后圣僧万回见禅师。谓众人曰。宏通正法。必此人也。神龙岁。自嵩山岳寺为偫公所请。邀至京师。游于终南化感寺。栖置法堂。滨际林水。外示离俗。内得安神。宴居寥廓廿年所。时有息心贞信之士。抗迹隐沦之辈。虽负才藉贵。鸿名硕德。皆割弃爱欲。洗心清净。斋庄肃敬。供施无方。或请发菩提。或参扣禅契。有好慕而求进修者。有厌苦而求利益者。莫不恳誓专一。披露尘恼。禅师由是开演先师之业。懋宣至圣之教。语则无像。应不以情。规济方圆。各以其器。陶津缘性。必诣其实。广燎明哲之灯。洞鉴昏沈之路。心无所伏。故物无不伏。功不自已。乃功无不成。迷识者以悟日新。爱形者由化能革。不远千里。曾未旬时。腾凑道场。延袤山谷。所谓旃檀移植。异类同薰。摩尼曜。众珍自积。其若是乎。如来以四谛法济三乘众生。以八正道示一切迷惑。其或继之者善。成之者性。非夫行可与真静齐致。道可与法身同体者。固难议于斯。开元十年长安道请禅师京城慈恩寺十三年。皇帝东巡河洛。特令赴都。居福先寺。十五年。放还京师。廿一年。恩旨入都。至南龙兴寺。曰。此人境之静也。遂留憩焉。沙门四辈。靡然向风者。日有千数。其因环里市绝荤茹而归向者。不可胜计。廿三年秋八月。始现衰疾。闭关晦养。不接人事。诫诸门徒曰。吾闻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已非由人。当自勤力。以济神用。众以为付属之萌也。明年夏五月。加疾减膳。廿四日申酉之閒。有白虹十馀道。通亘辉映。久而不灭。廿五日际晚。摄念开颜。谓近侍数人云。本师释迦。示现受生。七十有九。乃般涅槃。吾今得佛之同年。更何所住。又云。卧去坐去。亦何差别。便右胁枕手。垒足而卧。此则知身非实。处疾不乱。奄忽弃世。无觉知者。皇帝降中使特加慰赗。寻策谥号曰大智禅师。即大智本行。皆悉成就。以禅师能备此本行也。禅师法轮。始自天竺达摩。大教东派。三百馀年。独称东山学门也。自可璨信忍至大通。递相印属。大通之传付者。河东普寂禅师二人。即东山继德。七代于兹矣。禅师性笃仁厚。天姿通。取舍自在。深净无边。苦已任真。旷心济物。居道训俗。不忘于忠孝。虚往实归。尤见其渊默。有无不足定其体。名数安能极其称。元波难挹。高栋云摧。既离形器之表。当会神通之域。粤七月六日。迁神于龙门奉先寺之北冈。威仪法事。尽令官给。搢绅缟素者数百人。士庶丧服者有万计。自鼎门至于塔所。云绝雷恸。信宿不绝。棺将临圹。有五色祥云。白鹤数十。云光鹤影。皆临棺上。郁霭徘徊。掩而散。近古归墓灵相。未有如斯之盛也。禅师之季曰道深。力方坟而心静。弟子庄济等。营丰碑而志勤。伊余识昧。昔尝面禀。非以文词取拙。将为剋慕在怀。览江夏立铭。涕增横坠。睹太原成论。悲甚慨然。攀缘苦集。愿望都断。有太仆卿濮阳杜昱者。与余法利同事。共集禅师众所知见实录。其馀传闻。不必尽记。且离生灭是究竟无馀。镂盘盂乃古今难沫。顾才不称物。短绠汲深。犹昔人稽首东向。献心庐岳者。以为恳慕之极。况镌刻永世。不犹愈乎。其铭曰。
契真慈者。道为物先。
灵力幽授。降劫生贤。
爰兹大士。寂照宏宣。
惠超三业。心空四禅。
德溥甘露。言感清泉。
翱轩宗极。念护无边。
犹彼檀施兮福未尝有。如彼戒瓶兮物无不受。
石无磷兮白不涅。耐霜兮竹亭雪。
今将离世兮无有量。永离盖缠兮辞生灭。
门人法侣兮无归仰。刻石雕金兮状高节。
庐山兮摧慕。瞻朗谷兮悲绝。
铁笛歌 明 · 王叔承
 出处:黄鹄山志卷十一
陈生楫家本武昌,始祖以开国功官海上,祖有笛名“铁龙”,失之且二百年矣。有客自海上持来,生解裘赎之。制古声冽,因沽酒弄梅花调,余歌焉。
武昌老笛名铁龙,洪武之间来浙东。
江湖万里忽相失,当时哭死陈家翁。
流落人间二百秋,苍龙化去青天愁。
子孙累世觅宗器,汉家宝剑周天球
或言槜李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嘉兴西南。)豪家得,夜夜龙光射南极。
十年空费陈生心,购问惭无万金值。
一朝海客持相换,生脱貂裘妇钗钏。
合浦重归明月珠,精魄似识先人面。
太古琅玕轻欲折,孔窍参差头尾裂。
丹砂错落水银花,苔痕蚀尽并州并州:古代并州产良铁,所制刀剪锋利。)
薄如藤纸枯如木,灯前三弄秋声蹙。
万点梅花洒席寒,半夜空山扣哀玉。
羌儿虎踞鸣塞鸿,怪蛟人立吹烟竹。
忆昔汝祖浮洞庭,潇湘片月开黄陵
纯阳真人坐黄鹤,汉江绿酒倾瑶瓶。
飘然将笛下东海,铁龙声断江风腥。
汝今与笛竟何适?楚水吴山愁客星。
汝祖从战鄱阳濆,佩刀曾佐高皇勋。
叹汝飘零把孤笛,丹青竟作曹将军曹将军:此指曹霸沛国谯人魏武王曹操后代、曹魏高贵乡公曹髦后人,官左武卫将军唐玄宗时期画家,能文善画,成名于玄宗开元年间天宝间曾画“御马”。亦工肖像,曾修补“凌烟阁功臣像”。)
半生我亦怀青蘋,袖来不用生龙鳞。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
按:《列朝诗集》
唐故睢阳太守秘书监李公神道碑铭772年5月 唐 · 独孤及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 创作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
汉家之建侯亲亲也。以荆燕吴楚为首封。而后嗣多材。世济厥美。辟疆路叔。更生子骏。比肩而出。庆钟故也。唐有天下。肺腑是依。有若江夏淮安河閒东平。以明略茂勋。左右大业。其休德粹气。降为百祥。公子公孙。或哲或仁。勤劳王家。焜耀国牒。从东平三叶。后生睢阳。言春秋者。谓公族多士。与炎汉侔矣。公讳少康字某太祖景皇帝五代孙。太祖雍王绘。雍王东平王绍。东平王高平王道立高平王毕公景淑。初毕公娶于太常京兆韦万石女。有才子三人。伯曰孟康。忠敬直温。谦光不耀。官至太子左赞善大夫。仲曰仲康。宏毅密重。文敏贞谅。由尚书主客郎中剖符楚州。人到于今由其教而思其躅。公楚州之母弟也。纂二昭二穆慎身之烈。迪元方季方裕蛊之范。家贻其谋。天钟其休。故蓄为和气。播为盛德。年始孩而毕公捐馆。七岁受孝经。至丧亲章。捧书孺慕。哀哽不食。邻伍长幼。为之涕泗。既冠。遭太夫人弃孝养。苴貌茹毒。泣血无声者三年。自是孝称乡党。名冠宗室。会垂拱永昌以后。天下有燕啄之谣。七庙支庶。不绝若綖。公正志蒙难。危行全德。贞厉二十年。以俟道长。中兴后乃筮仕。由朝邑县凡七徙。官至尚书祠部郎中。以大府上佐潞州司马。因考绩彰闻。拔为青州刺史。于是海岱贡篚。衣履天下。俗尚夸侈。吏务豪夺。公以德礼示法度。以诛赏禁淫慝。宣明教化。饬行率先。使刺绣倚市者。悉返耕织。于是贪者廉。善者劝。海滨之俗。变至邹鲁。按察使户部侍郎宋遥以状闻。玺书褒异。迁公于常州。赐一子出身。常之吏民。望公风声。其奇邪僭滥者。解印绶自去。比及下车。无为而治。复以高第擢拜徐州刺史。先是岁比大歉。人流者什五六。公条奏逋逃之名。削去其版。然后节用务本。薄征缓刑以来之。岁则大穰。人不患寡。浮游自占者至数千万。优诏嘉叹。赐帛二百匹。元宗后元年。改宋州睢阳郡。命公为太守淮河漕挽。刀布辐凑。万商射利。奸之所由聚也。公谓非胜之艰。安之惟艰。故峻其侵渔之令。宏其并容之仁。吏或不廉不恪。不惠不迪。纠之诘之。必诚必信。公之诚信不欺。故狱市不扰。闾井辑睦。由是饮公醇固之者。如馁者得哺。寒者得纩。有司方将计课以闻。天不惠于宋。乃崇降厉疾。三年。赐告归洛阳。是岁十二月丙午薨。春秋六十有四。宗室悽欷。士友失图。宋人徐人。辍舂相唁。明年某月。迁宅兆于京兆见子原先茔。礼也。公雅善属词。有集二十卷。晚节好禅味。耽道论。尝传道上下经五千言。为之训解。以究微旨。其为政贞方廉静。明达端懿。严不残。直不讦。清不矫时。善不徇名。交友推诚。好恶中节。博见强志。亲仁爱士。居险用晦。遭时利往。行藏之机。与道屈伸。未始以去就宠辱。渎其出处。而寿位未极其量也。故休祐复集于后昆。夫人某县太君广平程氏。生元子曰涵。以忠文孝让。仪刑王室。天子谓可内司九法。外镇百城。大历七年夏五月。由尚书兵部侍郎御史大夫苏州刺史。巡省江左。迈德诒训之所及也。夫人沛国武氏。以继室生仲子汘。汘弟浓。皆卿材。而不幸早世。某年月日。朝廷建推恩之令。追赠公秘书监大夫之孝。于祖祢也。及尝忝礼官之属。知王侯之庙祧昭穆。与功烈善。故受命于大夫。酌而为志。著之乐石。以代烝夷曰。
敦叙九族,皇风所始。
公生德门,运叶麟趾。
王曰叔父,高阳才子。
缵乃祖服,似续介祉。
厎绩三署,旧章孔修
赤舄彤襜,牧彼四州。
明照奸讹,仁覆隐忧。
神罔时怨,民斯辑柔。
民之不幸,公寿不永。
王曰彼天,匪憖俾屏。
仁浃鳏寡,道在彝鼎。
臧孙有后,遗烈焕炳。
都宪张公淮上所获四印歌 明 · 程敏政
 押东韵
予被召北行道出淮阴巡抚都宪张公汝器觞予言往岁奉敕浚漕河得古印四枚于扬子桥水中已上进矣其一曰寿亭侯印其一曰镇江府御前驻札都统制印其一曰鄂州管内观察使印其一曰都巡检使之印惟寿亭侯印为汉物人知之其馀莫之考也予因言寿亭侯印据传记凡三四见于宋元间盖后人追铸以奉神者此恐其一也史称韩世忠尝为镇江府御前驻札都统制岳飞尝为鄂州管内观察使此二印殆宋物欤都巡检使亦宋官主捕盗贼以守臣兼领今不注其职守所在莫知为谁矣语次得长诗一篇赠公用纪其事公与予同出河间进士同年予兄事之
行台使者清河公浚川来往长淮东
役夫走告得四印,不知何代沦渊中。
盘螭结纽各异状,藓包玉啮伤青铜。
自应神物不可閟,月夕往往虚晴虹。
一朝舁出冯夷宫,宝气尽发清泠空。
行台得之三叹息,谓尔古器遭沙虫。
乱磨再使篆文出,拂拭不遣纤尘蒙。
题缄顿首献天子,护以黄袱驮青骢。
近臣奉入归御府,想像白日回重瞳。
我来舣棹淮水上,十年相见惊秋蓬。
坐间倾倒忽语此,便觉异代还英风。
忆昔中山启炎祚,绝世义勇称髯翁
蕲王鄂王总人杰,南渡百战勋猷同。
当时遣使各赍赐,尚方新铸凭良工。
系之尺组表异眷,副以大纛兼彤弓。
岂知变故生肘腋,斩地败此中兴功。
孙权心久附汉贼,秦桧一力主和戎。
两人伏剑徇王室,霜飞六月愁苍穹。
一人湖上跨长耳,漫劳矰缴窥冥鸿。
都巡岁远失姓氏,无乃亦是千夫雄。
抚时感事数百载,令人扼腕悲三忠。
行台于我同榜士,呼酒更酌开莲筒。
桑榆谊深谈麈洽,味洁冰盘丰。
春风吹花助客醉,解舟北去方匆匆。
海天回首推双蓬,淮流浩荡山巃嵷。
为公高歌重怀古,城楼一抹斜阳红。
长沙被围书愤十六首 其一 清 · 许瑶光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粤西丛莽,夙有伏戎,而巡抚郑文老病好佛,一以姑息掩饰为事,致庆远思恩南宁土寇蜂起,而花县逆民洪秀全,纠合冯云山、曾玉珩、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三十年六月蓄发倡乱于桂平县金田村。上调固原提督向忠武赴粤,旋命前滇督林文忠提督张武壮往,均薨于道。乃命前江督李文恭钦差大臣,而以前漕督周文忠广西巡抚,会办军务,师行不利。咸丰元年,逆扰至贵县武宣垂入象州境,二月命广州副都统武壮帮办军务。三月李文恭病,命大学士赛为钦差大臣,赐以遏必隆刀,由部库、内库各发饷百万,率都统巴清德副都统达洪阿侍卫开隆阿,总兵长寿、长瑞军机章京丁守存、联芳,火器营乌兰都,率京兵出都,命邹壮节巡抚四月李文恭薨于武宣五月武壮败贼于象州六月赛相至,败贼于桂平之新墟,七月又夺其双髻山八月破贼于风门坳。已而向忠武失利,达武壮与乌武壮不合,亦小衄,贼乃窜陷永安州称伪号。九月赛相移营阳朔,+月乌武壮大败贼于莫家村,遂合兵围永安。乌武壮谓贼势悍猛,坚忍不宜与战,宜开长壕以困之。向忠武主围城缺一之说,以与之抗。至二年二月十七,贼果从缺处冲突溃围,戕我总兵长寿、长瑞、董先甲、邵鹤龄,走牛角摇山、出马岭,窜六塘墟以扑省城,而我兵之围永安者,反在后。乌武壮提兵疾趋追及之,受炮伤足阵亡。省城被围者三十一日四月贼弃省围,走兴安以攻全州都司武昌显力战却敌,贼以地雷破城,阖城殉难,并焚寿佛寺全州湘水之上流,若逆踪由永州衡州进,顺流可达长沙。时江忠烈从乌武壮军出,绕出贼前,驻兵蓑衣渡,伐木为堰,伏兵西岸击贼舟,毙伪南王冯云山,贼乃山东岸以趋道州提督余万青弃城走。六月连陷江华宁远,江华训导欧阳复骂贼死之,遂陷嘉禾兰山,以扑桂阳州知州李景诏,李惠人中丞之子也,御敌阵亡,二十九日城遂失。七月郴州踞之,别遣伪西王萧朝贵李开芳率悍贼二千人,由永兴茶陵醴陵以袭长沙河北镇王家琳率兵堵安仁,听贼过不击。时总兵和春、常禄、李瑞德亮俱尾贼后。七月廿七安镇总兵福诚、金塔寺副将尹培立御贼于南城十里之石马镇,夜被袭阵亡。廿八日遂抵城下,始匆促闭城。长沙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南郭人烟繁富,官绅议修土城以蔽之,本以卫民而不啻保寇,贼至踞其中,我兵轰萧朝贵殪之。九月洪逆全股继至,穴地以发地雷者三次。九月二十九日轰缺奎星楼参将张协中枪阵亡,副将邓绍良大呼跃杀,得保全城。十月初二轰缺金鸡桥。十月十八日又轰魁星楼,俱堵之,不能入。我援兵渐集,绕围土城,贼惟西南可以渡湘水。先是有兵扼对渡龙飞塘,已而撤去,贼乃结浮桥以渡。十九日解围去窜宁乡,入益阳,由临资口掳船以渡洞庭,扑岳州湖北提督博勒恭武先三日弃城走,岳州遂陷。当贼之初至长沙也,赛相缒城入,愤甚,日督责诸将剿贼,已而改命徐广缙,各将官坐以待徐,徐至湘潭不进,总督程矞采又居衡州以居中策应,入告不肯来湘。湘中前署抚骆,因有蜚语,故朝命授云南抚张,抚湘龙飞塘,防兵之撤。人疑当轴以南城三次被轰,困贼于土城中,终恐急而致缺,乃撤是兵,亦围城缺一之策也。然贼自困土城后,由七月廿八十月十九,合八十一日,粮药已尽,新附者渐散,实不过万人,贼势已蹙。失此不歼,一入长江,乃不可制矣。
蓄发逆谋深,妖氛出桂林
连营犹自卫,狂寇已长侵。
虎豹纵横势,貔貅去住心。
潇湘秋月自,杀气竟沉沉。
夏夜雷雨题楚夜雨雷钟铭宋拓本册乙亥 清 · 阮元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十
楚夜雨雷钟钟钮铸雷神之形铭在钟里篆迹雄古宋政和中出于武昌后归秦桧家今册中旧拓乃王复斋所收北宋本也豫章暑雨应时农田大稔清宵听雨偶题长句
豫章农田正愁暑,圛圛升云常夜雨。
西山夜半转雷车,天遣雷公伐雷鼓。
雷公裸象在楚钟,政和拓本墨尚浓。
篆迹累累肖雷势,每疑夜雨腾蛟龙。
我摹钟文三叹息,湿染千年墨云黑。
何时堕地见雷神(雷神象见论衡搜神记),铸象书铭傅芉国。
今年雷雨动满盈,有雷不震民不惊。
凉宵瀹茗看古篆,雨声喧隔谯钟声。
唐故通议大夫和州刺史吴郡张公神道碑铭822年 唐 · 白居易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张之为著姓尚矣。自汉太傅侍中司空华丞相嘉以降。勋贤轩冕。历代不乏。肱避地渡江。始居于吴。故其子孙称吴郡人。嘉以孝悌闻于郡。故其所居号孝张里。嘉之曾孙裕。在宋为司徒。即公五代祖也。司徒之孙俦。在隋为吴郡都督。即公曾王父也。台州临海讳鹍。即公之大父也袁州司马讳孝绩。即公皇考也。或以人物著。或以阀阅称。迄今为江南右族。公讳择。字无择。未冠丁袁州府忧。庐于墓。昼号而夜泣者三年矣。有灵芝醴泉出焉。既冠好学。能属文。从乡试登明经第。应制举中精通经史科。补宏文馆校书郎。调左金吾录事。换杭州录事参军。在杭州前后诘伪制补吏者三十八人。驳假年侍老者二十人。举而正之。人服其明。会刘幽求来为刺史。举课上闻。诏授绛州录事参军。绛之郡丞有主婿者。怙宠侮法。豪夺人利。公数其罪。露章奏之。章下丞相府丞相姚元之奇之。致书褒美。寻改太原府功曹参军给事中张昶江淮安抚使。表公正直。奏署郡从事吏部尚书陆象先河东按察使。状公清白。奏授怀州获嘉。在获嘉以不茹柔得人心。以不吐刚得罪。繇是左迁鄂州司马。移深州司马。转虢州长史。时上方思理。诏求二千石之良者。时宰以公塞诏。擢拜和州刺史。公之在郡。奉诏条恤人隐而已。不知其他。无何。水潦害农。公请蠲谷籍之损者什七八。时李知柔本道采访使。素不快公之明直。密疏诬奏。以附下为名。遂贬苏州别驾。老幼攀泣而遮道者数百人。信宿方得去。移曹州别驾。岁馀谢病。归老于家。天宝十三载正月二十一日。终于东都利仁私第。其年二月十二日。葬于河南府伊阙县中李原。享年八十三。噫。公生天地间八十有三年。可谓寿矣。其间当明皇帝驭天下四十有五年。可谓时矣。有其才。得其寿。逢其时。然职不过陪臣。秩仅至郡守。凡所贮蓄。郁而不舒。呜呼。其命也夫。公之文学。常为贺知章贾彦璿许之。公之谅直。常为李邕张庭圭称之。公之政事。又为刘姚张陆推之。夫以八君子之力。援之而不足。以一知柔之力。排之而有馀。厄穷不振。以至没齿。呜呼。其命也夫。古人云。道不虚行。又云。其后必有达者。故公之子大理评事諴以节行闻于时。公之孙户部侍郎平叔以才位光于国。报施之道。信昭昭矣。不在其身。则在子孙。相去几何哉。长庆二年某月某日。平叔奉祖德。揭而碑之。居易据家状。序而铭之。其词曰。
有木有木,硕大而长。
破为桷杙,不作栋梁。
有骥有骥,规行矩步。
辱在短辕,不驾大辂。
呜呼噫嘻,公亦如之。
将时不我遇,而我不遇时。
勿谓已矣,天锡多祉。
既贤其子,以济其美。
又才其孙,以大其门。
苟无先德,孰启后昆。
九峰山二首(有引) 其一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押遇韵 出处:岳归堂合集卷三
癸丑八月晦日,寒溪返(一作汎)次江夏,由小洪山卓刀泉九峰寺。从寺望之,但见而不见山;从山下望,又见山松竹石而不见寺。武昌平冲病相先,而友人龙梦先朗伯读书其中。终始予游,语默酒茗皆得其所。足力竭,即目之;目力竭,即耳之;足与耳目会,即心思之。藉草抚松,踞石枕股。行止坐卧之间,有诗二首,授寺僧藏焉。
众山作寺围,群松作山护。
缠绵青翠光,山欲化为树。
根斜即(一作砌)倚磴,枝隙已通路
阴云贯其下,常令白日暮。
藤刺裹山巅,飞鸟慎勿度。
黄鹤楼 清 · 陈文述
 出处:颐道堂集
客游汉上,小住武昌,下榻黄鹤楼者,夕偶共羽流,闲话兹楼,故实因为小诗记之
鹄矶连鹄岸,黄鹄古名山。
城影无多曲,江流第几湾。
阑干云外出,阁雨中闲。
仙洞阴苔閟,何人跨鹤还(原注:黄鹤楼黄鹄山上,有黄鹄岸、黄鹄矶、鹄湾诸名,费袆洞在黄鹄山阳、吕公洞黄鹄矶陆游《入蜀记》谓之仙洞
昔年费文伟,偶向故山归。
仙驾停华表,还如丁令威
滔滔江水下,冉冉白云飞。
黄鹤重来否,依然旧石矶(图经云:费袆登仙尝驾黄鹤憩此,遂以名楼,事见唐阎伯珵《黄鹤楼记》则兹楼之建久矣,袆江夏鄳人也。)
何处寻仙迹,辛家旧酒
果从筵上擘,画向壁闲留。
鹤舞金尊暮,云开铁篴秋。
羽衣曾照影,江水至今流(辛氏市酒山头,有道人数诣饮,辛不计酬,道人临别,取橘皮画鹤壁上,曰,客至拍手引之,鹤当飞舞以侑觞,辛遂致富。十年后道人复至,取铁遂作数弄,跨鹤乘白云去,见《报恩录》)
亦闻荀叔伟,清宴此延宾。
有客云中下,能言汉代春。
齐梁留故迹,魏晋渺微尘。
何事簪毫者,差池到古人梁任助《述异记》云,荀瑰字叔伟,尝憩江夏黄鹤楼上,有驾鹤之宾,降自霄汉,鹤止户侧,仙者就席,宾主欢对,既而辞去,盖遇仙者,荀叔伟所遇之仙,则费文伟文伟,袆字也,而《通志》引《述异记》以文伟为叔伟之误,乃作者不善读书之故,朱文正公费公祠碑始正其失)
莫误滕王阁,仙人王子安
偶然下黄鹄,亦似跨青鸾。
天净朝云丽,山空暮雨寒。
南齐遗迹在,江水绕仙坛黄鹤楼黄鹄山仙人王子安乘鹤过此见南齐书)
仙客唐朝吕,登高览八荒。
掷桃曾烂石,食枣尚留香。
踏月题真圣,乘风过岳阳
枕头如可借,我欲黄粱黄鹄矶上有掷痕,世传吕仙假卖以验众第云归与稚子无及父母者,吕仙掷于石,其痕尚存,名仙桃迹也。仙枣亭,乃小吏成仙处,月夜闻篴迹之,壁间有诗,末书吕子)
崔颢长唫处,诗篇最有名。
当年李太白,低首宣城
云树苍苍合,烟波历历明。
后来题壁者,此地不须争。
诗老相逢处,东行孟浩然
但闻招雅集,亦未咏新篇。
花月流连迹,江山饯别筵。
□帆下去,一棹广陵烟。
昔者朱公叔,盘陀旧石头。
曾师吕仙迹,亦与费公游。
岘首新祠在,韩陵片石留。
高文参慧业,终古在兹朱石君相国,官楚北廉访日,梦见费公哦篴声鹤翼之句,乃考志乘为建祠于仙枣亭左,勒石祠壁)
月夜横长篴,梅花满大堤。
我来江上住,三宿此西。
酒自临波酹,诗仍倚壁题。
乘风欲归去,渔隐旧西溪